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服务
探索红木家具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钟锦德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0-11-04  点击量:2322 小字号

 

红木家具造型优美稳重,色调深沉,质感坚实,工艺精湛,以简、厚、精、雅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

中式古典家具一直秉承着“天人合一”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产生共鸣;红木家具上承载的“寻根”与回归传统的时代脉搏,正切合这个时代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触摸心灵的经典

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崇尚古典生活中的淡雅、好情山水等生活理念,对中国传统家居生活的怀旧,重新审视着虽远犹近的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重新搜寻着被历史岁月模糊的记忆与冥思,重新审视着传统的美学观点及思想内容。这是古典家具、古典文化颇为流行的原因。古典红木家具的款型、用材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其精髓并没有随时代被忘记,而是在使用和传承的过程中延续了生命。

红木文化发展到今天,我的体会是今后的理论研究不再是单纯的学者,而会有更多的工匠、玩家参与进来。经过几十年的切实历练,对红木家具的知识有着深度与广度的了解,从技术设计到艺术审美,从工匠转化成学者,那么他们所研究的东西都是切实落地的,包括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技巧。这从侧面反映出匠人对事业的敬爱,触摸到人心灵深处的情感。

我们都知道,手艺人的手艺最基本的反馈是做好了的器物有人要,受市场欢迎,这直接转化的是一种让手艺人生活得更好的能力。

当一个人在赞美器物的时候,器物背后的故事就会受到关注,就会希望找到制作者,制作者就会阐述背后的经历与创作灵感,运用技艺、材料呈现瞬间的灵感表达,把真善美具象化。

曾经有一个女顾客,看见我的一件莲花手的作品,很激动。她很想了结一个心愿——母亲希望可以弥补女儿天生缺一只手的遗憾。这种缺憾突然对应到一个美的事物上,于是,用心灵去弥补先天的缺憾,就有了对这件作品的深刻感受。

沉潜浮躁的关怀

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典红木家具塑造着人们坐卧行立的姿态,也受到建筑空间、生活习俗的制约和改变。流传至今,红木家具的款式、用材、作用都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其“东方精神”的内涵没有改变,并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现如今流行一个词,叫新中式。

新中式家具既有对古典家具用材、款式的尊重与继承,又体现了对古人清雅端庄、自在山水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但这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另类的艺术,是当代设计家涉足新领域,做传统做不过红木老木匠,必须把西方审美融入中国木文化才能站得住脚。吸取实用、产量化的现代化生产优势,运用中式文化,做到舒服。但在工艺及设计上新中式家具还有待时间去考验。

舒服与否是要做研究的,久坐以后的舒服不是一种单纯的感觉,而是一种受时间影响直达身心的感受,而最佳状态是最先感到不浮躁不疲倦。这种人文关怀就体现在器型的科学性上,体现在舒服与否上,体现在人体感受上。明式家具在设计上就非常注重这一点。

人文关怀的标杆下,还有一种安抚人心的美,这体现在人的拘束性上。

古代的小姐椅,背靠的地方正好在腰上,使得腰板挺直,坐着便带精气神。就好比斟茶的女子正襟危坐一般,体现出一种气质美,这种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让周围的人产生一种拘束感。

这种美的拘束感,时常伴有美的熏陶和传承。这种传承是厚重的:精湛的榫卯工艺,优质的红木材料,深厚的家族情感……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美。哪天家具划伤了,就像自己身上划伤了一样,心会痛。

人文关怀的传承

加强人文关怀、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了我们今天社会发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非常需要着力加强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关切。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人文精神不变。

有人把人文精神具体解读为人本、个人、自由,认为这是人文精神的三块基石,我比较赞同。

对手工艺人而言,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就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对匠心的虔诚上,孤独却有质量。

而红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这种人文关怀则表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保持中国特色,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红木家具企业要抓住市场取向,按照传统红木的发展节奏,一步一个脚印,继续用指尖谱写红木家具在人文精神上对人的关怀。

(作者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大工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