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政治监督“风向标”,引领干部担当作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用好政治训练、政治体检等手段,推动干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持续夯实思想根基,全面激扬担当斗志。坚持以“政治信仰”铸担当之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监督提醒重要内容,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突出抓好党政“一把手”、新任市管干部、年轻干部政治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注重强化“一把手”政治训练,组织区镇、市级机关部门、国企等主要领导至中央党校、中浦院等高端“红色熔炉”接受政治淬炼。紧扣干部成长关键期,组织新提拔领导干部至各类“红色基地”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切实把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转化为干部内在的政治自觉。坚持以“政治体检”炼担当之体,注重把好政治标准,推动政治体检提档升级,由任前体检向日常体检延伸,侧重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实现“测一时”向“管长远”转变。结合年度总结、思想汇报、业绩情况,综合纪检、宣传、统战等多部门反馈信息,出具年度政治体检报告,努力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切实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
架好制度监督“助推器”,助力干部担当作为。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我们要持续完善监督配套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着力以组织担当促干部担当。以“能上能下”推动干部肯担当,紧盯重大项目落地、重大风险防范、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在“打擂赛马”中比思路、亮措施、晒成绩,在现场比拼中听表达、看表现、识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及时调整慵懒懈怠、推进不力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丢位。以“容错纠错”鼓励干部敢担当,会同纪检监察部门,构建“大监督”格局,聚焦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风险报备正面清单,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建立减责免责清单。积极推进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鼓励干部消除顾虑、大胆工作,抓好风险报备受理,对相应干部予以容错纠错,以组织有为促干部敢为。同时,注重关心关爱,切实开展好“我向组织说句心里话”“干部之家”专项谈心谈话等活动,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温暖人心、激励奋进。
打好日常监督“组合拳”,推进干部担当作为。我们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干部在改革发展、攻坚一线等担当作为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持续推进监督工作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现融入日常、管在经常。坚持以“日常访”识担当,紧扣地方发展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以事择人、人事关联”知事识人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全覆盖大走访大调研,研判识别、发现选拔一批专业能力强、担当精神足的干部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新兴前沿领域攻坚克难。探索研究领导干部“担当指数”测评机制,以干成什么评价干得如何,为运行不畅的班子、实绩不佳的干部调整提供有效参考。坚持以“专项治”促担当,持续抓好上级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履职担当的重要抓手,实现监督、整改、治理有效贯通。强化协同合作,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整治,紧盯落实不力、担当不强、精神不振、作风不实、纪律不严等突出问题,通过预警、问责、通报、曝光等方式放大监督效应。同时,注重精细化管理,聚焦重点领域、关键人员,聚焦“一把手”离任交接薄弱环节,差异化设置交接清单,引导干部清白交“家底”、担责理“旧账”。用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实施办法,强化结果运用,切实以从严监督,管出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