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内核,要以读书明确奋斗的志向与目标。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崇尚读书明志已深深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发展任务越是艰巨,越是需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阅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既在阅读中明确来时之路,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也在阅读中明确奋斗方向,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让理想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阅读可以带我们去往更广阔的天地,了解未曾涉足的知识盲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折旧”越来越快,本领“保鲜”越来越难,只有及时跟进学习,才能不断提升素养,从容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学会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先进理念,广泛涉猎前沿科技、历史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通过阅读放大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善于带着问题在书籍中寻求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形成“理论溯源、规律把握、方法创新”的思维链条,不断打开破解工作难题的新局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现实运用。只会读书,不会吸收、转化为工作能力,只是叶公好龙、纸上谈兵。广大党员干部应把读书习惯融入生活与工作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清晰的规划,深入基层一线充实知识结构、印证所学所得,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和创造力,形成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良性互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阅读不断增长自身担当作为本领,将书本智慧转化为破解改革攻坚、民生服务等现实难题的创新举措,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