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争,需有直面风浪的清醒。斗争的第一步是要不怕困难、主动出击。“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艰难险阻是前进路上躲不开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绷紧“斗争之弦”,深刻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摒弃“等靠要”思维,主动从党的奋进历程中汲取斗争经验,坚定信心、增强勇气,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把“见浪不避、向险而行”刻进党性底色,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在乡村全面振兴、项目攻坚、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一线不断磨砺斗争意志,让“敢斗争”成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善于斗争,需有驾船驭浪的智慧。斗争是一门艺术,更需要智慧与方法。无论是深层次机制体制改革,还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都要有因事为制、对症下药的巧劲。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斗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矛盾窝”,把准群众急难愁盼的“脉搏”,把为民服务真心与专业本领播撒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面对棘手问题,理清主次、仔细研判、勤于总结,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真正练就善于斗争的“铁肩膀”“硬脊梁”。
持续斗争,需有稳舵远航的坚韧。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从“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到“杀出一条血路”兴办经济特区……伟大事业的铸就绝非一朝一夕,不断斗争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钉钉子精神守好岗位,把斗争精神融入日常,既谋划好当下的“攻坚战”,也着眼于长远的“持久战”,成绩面前不松懈,奋进路上不停步。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执着,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