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边一个名叫舟山的小村子,见证了近代苏州核雕的勃兴。
走进舟山村,无论是寻常人家或是店铺,处处是“某某核雕”的招牌,整个村子都以此为业,这里有一批老手艺人,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传递着苏州工艺的精神,见证着舟山核雕从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
金云玲,正高级(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第二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吴中区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出生于“雕刻之乡”吴中区舟山村,在家乡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下,自小酷爱核雕艺术。
结婚成家后金云玲跟随先生—舟山村第三代核雕传人顾金芳学习核雕技艺,一张简陋的工作台、一盏台灯、一把雕刻刀、一枚果核,金云玲凭着自己对核雕的热爱和痴迷,开始了她的核雕梦。
金云玲
1985年,金云玲拜国家级核雕非遗传承人宋水官为师,专心从事橄榄核雕刻艺术的学习、创作与研究。从事核雕艺术40余年来,金云玲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尤其在透雕舟船、圆雕人物和镂雕风景上独树一帜。
作品《海上丝路》
明代文人魏学洢所作的名篇《核舟记》,生动记述了著名的核雕手艺人王叔远用桃核雕刻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故事。而金云玲完美地复刻了《核舟记》中描写的作品,创作出了核雕作品《姑苏客船》摆件,船头船尾两头尖翘,小小的核舟上竟然载了39人,船底还刻着古诗《枫桥夜泊》。
作品《姑苏客船》
此外,她还创作了摆件《一言九鼎》《海上丝路》《红色记忆·心灯照梦》《真珠舍利宝幢》,人物《浮生六记》《十大乐趣》《十八尊者》《毛泽东》,风景《姑苏繁华图》《风和日丽》《苏州园林》等代表作,作品匠心独运,造型丰润,刀工隽秀,形神兼备,兼具“精、细、润、巧、新、奇”六大雕刻要素。
作品《双面十八罗汉》手串
她的作品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等奖项,并深受京、沪、广等地文化艺术界、收藏界青睐。
数十年来,金云玲在核雕领域潜心研究和创作,并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
作品《姑苏繁华图》
与此同时,金云玲还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训传艺40余名学徒,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创作的多篇核雕相关文章在艺术网站刊登。
作品《中国故事·司马光砸缸》
2013年,金云玲赴新加坡参加第20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艺术和旅游展活动,受到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接见,将苏州核雕首次带出了国门,完成了从核雕艺人向文化传播者的转变。
作品《一言九鼎》
后来,金云玲又参加了在捷克布拉格、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苏州·布拉格·维也纳中国雕刻雕塑名家精品展》,向欧洲人民展示了中国苏州的非遗核雕技艺。
2019年,金云玲与女儿顾静丽携苏州核雕非遗技艺受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与来自86个国家的1100余个非遗项目共襄盛会,在世界级舞台上展示苏州手艺的魅力。
作品《十二生肖》
如今,金云玲仍以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耕耘着核雕手艺,用一件件优秀的作品证明了苏州匠人的不凡功力。她希望能将这份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爱上苏州核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