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定创新驱动,脚踏实地,创造更多‘0到1’的原创成果。”“要全面激发人才作用,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11月下旬,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公报》展开专题学习,各党员结合公司发展情况,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等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这一幕是苏州汇川党建工作的常态。作为国内知名科技型研发企业,汇川技术被誉为工控圈“小华为”,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2011年,汇川技术苏州运营中心投入使用,次年5月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2017年9月汇川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20年6月升格为党委。随着企业发展,党组织建设一直同步推进。公司党委现有党员近600名,其中60%以上为硕士学历,其党员人数、学历层次在吴中区乃至苏州市“两新”党组织中排名前列。
“创新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因子,才能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赵成军说,汇川紧抓党建这个“牛鼻子”,以组织力发展生产力,充分激活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企业管理质效,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吴中区、苏州市产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勇当创新发展“领头羊”。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立足这一根本,苏州汇川创新推出“四心四力”党建工作机制,即坚守核心领航,增强发展引力;围绕中心集智,激活发展动力;“活力党建”工程,延伸企业手臂;秉承公心融和,汇聚发展合力,通过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将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激活企业创新因子,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党委按市场、研发、联合动力、职能、供应链五大体系划分13个党支部,通过打造‘同心汇梦’党建品牌,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坚力量。”赵成军介绍,党员职工既是党建工作、志愿服务中的生力军,也是不同部门的业务骨干,无论科技研发,还是保供生产,抑或管理体系,苏州汇川的党建工作都不缺位。
伺服电机是控制工业机器人运动的“心脏”,也是苏州汇川工业自动化产线中的核心部件。“公司的新产品对伺服电机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苏州汇川技术事业部项目经理赵明告诉记者,部门组建了党员科研攻关小组,扎根一线4个月,锲而不舍寻突破,大幅提升伺服电机性能,确保新产品如期推向市场。今年,赵明当选为苏州市党代表。“科研工作者尤其要发挥好艰苦奋斗精神,有决心、沉下心在科技攻关中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争做企业创新发展主力军。”赵明说。
“党员要争先锋做表率,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千方百计保生产。”紧紧围绕科技自立自强,苏州汇川上下一心,坚定不移走原料“国产替代”道路,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今年,在项目采购部经理张巍的带领下,供应链支部党员们成立保供降本攻坚小组,充分下沉到研发端,了解产品需求,自觉加班加点开展“追料”工作,高标准完成了保供任务,目前公司国产替代率已达近80%。
以党建推动生产力,以党建激发创造力,以党建赋能发展力。如今在汇川,党建已成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不断为企业注入源源动力。苏州汇川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郭维军介绍,公司重视干部管理,实施“双向培养、交叉任职”,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
此外,苏州汇川党委还不断加强党工联建,把党组织活动、工会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企业发展、员工发展、社会公益等多个环节。同时兼任公司工会主席的赵成军介绍,公司党委联合各协会、群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创新大赛、技能比拼等活动,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先后组织500余名企业党员志愿者参与方舱接种点疫苗接种工作,为辖区企业员工、社区群众提供相应保障;积极开展“关爱青年员工”党建活动,挖掘扩展企业内部外部等多项资源,为员工排忧解难。
以党建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党委这样的“两新”组织正在吴中太湖新城不断涌现。吴中太湖街道党工委委员蔡惠荣说,作为吴中区最年轻的板块,太湖新城(太湖街道)正加速进入拔节出彩期,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推进,新经济载体不断夯实。为了推动更多“先锋力量”走出企业,主动融入地方发展,今年,太湖新城(太湖街道)党工委与驻区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党建联盟和城市建设行业党建联盟,包括汇川技术党委在内的12个智能制造企业党组织进入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区域产业品牌的聚合影响力正加速形成。
交汇点记者 雷霆 (部分图片来源:吴中太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