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1200多名留学人员入园创新创业,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617家,引进培育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48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53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5个……自2001年成立以来,张家港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张家港留创园”)秉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优良的环境留住人才,以优异的事业发展人才”的发展思路,聚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取得亮眼成绩,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活力。2021年,张家港留创园获评“省部共建留创园”。
贴心服务,让企业轻装前行
“张家港留创园服务完善、政策落实效率高,让我坚定了在这里创业发展的决心。”谈起创业初期落地张家港,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国华感慨万分。
2015年,丁国华怀揣着新技术和创业梦想从外地到张家港留创园创业,在园区的贴心服务下,企业获得了各级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强力加持”,公司也由此迈入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企业销售额累计已超过7个亿,先后获评“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等荣誉。
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尤其是园区的贴心服务。
“2017年我们的市场全面爆发,当时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是园区主动帮助我们对接投资基金,极大缓解了我们企业冲量时的资金难题。”丁国华感激地说。
张家港留创园服务团队长期坚持“基础服务全面化、培育服务专业化、平台服务创新化、生活服务贴心化”的“四化”服务理念,着力为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扶持体系和全周期贴心服务。建立“创业导师+专业孵化+菜单式服务”的孵化模式,集聚资深创业导师20余名,为留学回国创业人员提供技术、管理及投融资等全方位指导;先后出台各级各类留学人才引育政策55项,涉及人才创业资助、科技创新支持、投融资参与、园区服务优惠、生活配套设施等全覆盖服务;为领军人才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全力扶持人才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张家港留创园已培育全市三分之一的领军人才、小巨人企业及新三板企业。其中,估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估值超1亿元的企业30家。
健全生态,让产业集聚发展
“我也曾到周边几个城市考察,但最终却对张家港留创园‘一见钟情’,不仅是因为张家港的区位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十分健全。”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坦言:“张家港留创园配套设施完善,对于我们企业成长有极大的支撑。公司当前已完成产品调试,正在建立批量生产线,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5亿元。”在张家港留创园这一片创新沃土的养育下,相关领域企业像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破土而出,蓬勃生长。
张家港留创园现有张家港科创园、沙洲湖科创园、再制造基地、晨新加速器(在建)、华夏科技园、纳米产业园及软件动漫园7大园区,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构建了“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可满足留创人员初创、中试、产业化等各阶段对公共服务平台及场地的需求。
共性技术平台是促进行业共性技术突破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具有重大意义。围绕张家港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张家港留创园已建成包括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再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并搭建包括中科纳米张家港化合物半导体研究所、张家港市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等在内的强大的科研支撑体系,进一步放大核心关键技术的平台“辐射”能力,为产业整体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张家港市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于2018年11月,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总经理郭宏毅介绍:“落地留创园后,我们的主要功能是向园区及全市半导体企业提供芯片设计、晶圆流片、快速封装、测试验证、知识产权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从专业化角度推动张家港市先进特色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相关企业纷纷表示:张家港留创园打造共性技术平台,使企业前行道路上的阻力减小了,大家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下一步,张家港留创园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不动摇,依托区镇健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综合人文教育环境,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留创人员扎根园区,为区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邱树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