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天山南北春意正浓。祖国西北边陲绵延的群山和草地舒展新颜,铺陈出辽阔的壮美和无尽的诗意。近日,苏州市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凯旋而归,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从江南水乡出发,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的新征程。
三年多来,苏州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传承弘扬“胡杨精神”,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巩留县、阿图什市的三个工作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扎实推进产业援疆、文化润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等各项工作,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3.63亿元,安排援疆项目197个。一批批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开花”、一次次文化交流融合、一茬茬人才“拔节成长”,他们用担当情怀和实际行动回答了“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留什么?”的时代之问,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共奏更加动人的“边塞新曲”。
从带项目到传经验 产业援疆层次更深
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到来后,贴当地所需、尽苏州所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把产业招商、园区建设等方法和经验深度应用,既带项目、拓市场,又搭平台、传经验,让更多好项目的“金种子”在戈壁滩上生根发芽,真正“援到点子上,落到长远处”。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就是鲜活例证。2021年11月,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达成协议,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综保区业务创新发展、“智慧综保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无偿转移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并配合霍尔果斯定期组织人员赴园区开展培训、顶岗实习、业务研讨等,全方位给予帮助支持。在当地干部看来,综保区在创建、验收、运营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苏州工业园区”的影子。
如今,苏州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工作组在霍尔果斯先后建成的苏新中心、苏新工业坊、苏新公社、霍尔果斯市行政服务中心、霍尔果斯市北社区邻里中心、霍尔果斯创业创新中心等,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支撑,让霍尔果斯口岸在商贸物流、制造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更强,商气、人气更集聚,地区更繁荣。
行走在南疆阿图什,一座以纺织、轻工、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园在戈壁滩上崛起。位于昆山产业园里的未来纺织公司新厂区里,员工们在纺织机前忙碌着。这家来自江苏的纺织公司,投资1.8亿元,完全达产后年产值约8亿元,可带动当地约700人就业。公司员工热孜亚说,自从到未来纺织公司上班,她家的生活彻底改变,每月工资至少4000元,一家人现在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
在一场场互动和奔走中,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的一个个“新引擎”被点燃。在昆山市对口支援阿图什市工作组的努力下,润华纺织、优嘉旺针纺织品等多家企业,矿业、光伏等多个项目纷纷落户阿图什,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2.6亿元;苏州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工作组则运用苏州园区亲商理念和产业招商经验,组织召开大型招商推介会和专项推介会,签订意向合作项目28个,合同总金额138亿元,推动江苏佰德人力资源集团在霍尔果斯建设运营人力资源大数据产业园,年上缴税收近千万元;张家港市对口支援巩留县工作组牵头拜访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专业院校、产业基金等100余家,举办招商洽谈会9场,接待客商50余批次,签订投资协议8个,推动设立江苏援疆(张家港)产业园。
从兴文化到强文旅 乡村振兴路子更宽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援疆之路该如何继续走好?苏州援疆干部人才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他们立足以文化人、以文润心,更力求以文促旅、以文增收,让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文化润疆、民生援疆的新抓手,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口。
在巩留县的蝶湖公园内,镶嵌在巩留县蝶湖景区的石榴籽书屋格外醒目。作为第十批张家港援疆文化工程之一,全国首家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石榴籽书屋”于2020年在这里试点落建。
“书屋运行三年来,每月人流量达3000人次,馆内还配有听书机、自助查询系统等电子设备,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据巩留县图书馆馆长王丹丹介绍,以此为样板,目前巩留县已建成102座“石榴籽书屋”,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加油站。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更是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工作。三年来,张家港援疆工作组创新实施“五个一”文化援疆工程,即通过“一个石榴籽书屋品牌、一套石榴籽书屋体系、一次旅游文创IP设计大赛、一部精品音乐剧、一部援疆微电影”,将民族团结工作做深做实。
探索远不止这些。张家港与巩留互动更频繁——与国内文旅集团合作,开发“巩留全域通”旅游小程序,引进网红达人推广巩留深度自驾游,巩留旅游话题点击量超过6000万人次;打造“北纬43°”援疆品牌,为地方农产品持续“带货”。
苏州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工作组行动起来了——通过开展“寻访红色记忆·行走美丽边疆”苏州人游霍尔果斯主题活动,3年累计引客超1万人次。协调苏州市文旅单位开发设计三个系列30余种霍尔果斯特色文创产品。
昆山在阿图什打开了新思路——率先推行从昆山带来的“设计单位驻村”工作模式,与阿图什市携手打造阿孜汗村无花果风情街建设示范点。如今,1.6公里的风情街沿线,已有50多户村民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和餐饮商铺,村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实现三产联动、富民兴村。阿孜汗村也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2022年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样的改变,让阿孜汗村37岁的艾德里斯·吐尔逊感慨万千。三年前,他将家里闲置的房子修整成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民宿,现在每月收入超10万元,有员工近10名,每人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没有苏州兄弟的无私帮助,就没有我们长久的幸福生活!”艾德里斯·吐尔逊由衷地说。
从引人才到建生态 民生服务空间更广
4月6日下午,在苏州援疆工作组、园区教育局“牵线”下,苏州“星海爱心”基金向新疆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捐赠爱心基金30万元,通过打造“星海未来教室”,推动线上线下教学互动。
这是苏州教育援疆的一个生动缩影。三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提升“互联网+教育”下苏州“组团式”教育援疆效能,安排援疆资金600万元,搭建覆盖霍尔果斯全市中小学的智慧教育平台,助力该市获评自治区智慧教育示范区。
携手奔赴现代化,让当地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苏州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的重要工作目标。三年来,不仅一批现代化新校舍被建了起来,援疆教师团在各学校积极推进苏州班,引入江苏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苏州援疆工作聚焦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取得一系列“零的突破”——
苏州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工作组统筹苏州各区市职业教育资源,建成霍尔果斯市职业高中,实现了当地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的质变;通过开展“3+N”结对帮扶试点,张家港3所职业学校“以校包专业”组团帮扶巩留职业学校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提升;昆山援建的阿图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着力培养和储备现代化产业工人,填补了阿图什市职业教育空白。
让受援地百姓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苏州援疆为增进民生福祉不遗余力。
张家港选派医疗专家集中在巩留人民医院工作。从过去“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式援疆”转变为“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组建“吴耀刚院长”专家工作室,持续开展“援疆义诊村村行”,缓解边远农村缺医少药、看病不便难题;打造“血栓防控医联体”“医学影像会诊平台”“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提高巩留医院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
昆山市援疆医疗队与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先后开展多次“师带徒”拜师结对活动,以夯实医疗援疆内涵、培养本地专家团队为目标,着力为当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高质量专家队伍。
新栽杨柳三千里,再引春风度玉关。在一轮又一轮的援疆工作交替中,一批批苏州名师、名医被输送过来,更留下了技术、经验和理念,为当地产业、教育和医疗人才的培育建立起良好生态,为民生服务打开了更广空间。随着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的到来,苏州必将把串串“足迹”留得更深,把国家明确的、省委要求的、苏州能干的、群众期盼的一件一件落实到位,在推动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书写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