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苏州市围绕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光电子产业等25个细分领域,分别成立产业创新集群党委,把堡垒筑在服务创新集群发展前沿,更好推进强链补链延链。
建立健全产业创新集群党建工作领导、组织、制度、作用发挥、服务、载体六大体系,实施产业创新集群党建二十项融合行动,形成“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党群服务工作站党组织—企业党组织”三级联络体系。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带动70余家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党组织搭建与产业形态、发展阶段匹配的组织体系;张家港市建立23个产业创新集群党委,覆盖268家链上重点企业;相城区成立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推动《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市级立法。
去年8月,苏州高新区出台《党建引领服务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紧密串联属地板块、职能部门、骨干企业、大院大所等各类主体,带动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近千家企业抱团发展,促成企业融资超2亿元,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园获评全国医疗健康标杆产业园区、全国最佳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为进一步激发各集群单位的党建活力,我们制定了产业创新集群党委议事协商、月度调研、活动轮值、书记项目、问题帮扶5大作用发挥机制。”苏州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曹靖说,“各党委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对重大项目任务做好一事一议,推动各涉企机关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各细分领域关键技术清单、重点产品清单、研发机构清单与产业地图,邀请成员单位联合攻关和相互走访,推动链上企业加强横向协作。”
市县两级机关梳理38个涉企部门130多项服务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班+项目”、“解绑+纾困”、“攻坚+挂帅”等35项先锋行动,完善产业链党建相关政策举措75项。推动成立全省首个大院大所党建联盟,发布首个大院大所党建工作标准体系,以组织联动融合在苏35家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推动发明专利1049项、产学研合作项目747项,涉及金额17.83亿元,引进孵化企业600余家。
在各类链上企业集聚区域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在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设立“海棠花红·企业驿家”党建站点,开通40余项政务服务,形成集群企业15分钟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