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党委的帮助指导,让我们在申报时少走了很多弯路。”近日,提起产业链党建,江苏亨通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赞不绝口。在工信部公示的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江苏亨通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列其中,成为全市本土首家入围国家级“双跨”平台的企业。
一直以来,吴江区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基础雄厚,是江苏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近些年来,吴江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以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党委为突破口,实施“益企兴链 数智赋能”行动计划,凝聚各方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做好融合文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着力把党组织覆盖到产业链上,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
集成创新资源——引领数字赋能
“产出效率+20%、一次合格率+2%、能耗-5%,多亏产业链党委帮忙联系,我们的数字化转型才会如此顺畅。”江苏永鼎盛达电缆有限公司对卡奥斯提供的5G全连接工厂解决方案很满意。今年3月,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党委在走访中发现,企业在推进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缺少专业平台助力。为此,党委牵头引入卡奥斯的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5G在制造行业的多场景应用,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样板。
产业链党委着力破解传统模式下产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牵头,联动区镇两级机关职能部门、地方国企、龙头民企、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力量,建强政府、企业、研发、金融、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六端”党组织,以红色引擎赋能产业链发展。
为进一步打造一体协商、一体解难、一体服务的平台,产业链党委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数字经济产业链党建服务联盟,先后举办“湾里论坛”行业沙龙、“百链千企”蹲点调研等主题活动12场,成立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工作站,组建知识产权布局、流程管理和法律实操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团队;组织省级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工业互联网方向3个高级研修班,开展工业视觉系统运维、设备数据采集及数据上云领域“吴地工匠”项目制培训,累计培训1.2万人。
集聚发展要素——引领成果赋智
在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屏幕上,司机师傅驾驶叉车穿梭在堆满易燃物的仓库里,一边开车一边吸烟,这一幕被AI人工智能系统准确识别,上报至监管部门后台及时处理。该系统采用“云边联动”技术,像超区域作业、无证驾驶、违章驾驶等违规行为,都能被实时监测、及时报警。这是在产业链党委引领下研发的数字叉车安全管理平台,覆盖全区1.5万台叉车,有效扫除安全生产管理“盲区”。
针对吴江区产业特点,产业链党委牵头组织选取电梯、叉车、纺织等传统行业先行先试,先后建立电梯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特种设备数字管理平台、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为强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产业链党委通过组织搭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精准把脉问诊,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难题。截至目前,推动全区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3400余个,打造省级智能工厂10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63个,获评省级“星级上云”企业累计1691家。
打破地域壁垒——引领科技赋值
产业链党委串联起江苏全省13个地市以及长三角区域的链上单位,并进一步加快省级资源导入,全国首个工业数据要素登记点城市、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基地先后落户吴江区,推动江苏省建立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机制。积极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建设,完善工业大数据关键基础设施,预计年底将接入企业12000家。
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产业链党委聚焦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示范区(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共同探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模式。今年,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示范园区获评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园区类),成为该类别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全过程,统筹整合项目、资本、人才要素,进行系统谋划,形成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合作共赢的‘党建生态圈’。”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