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棠云评
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张家港 杨文杰)
作者:张家港市委组织部 杨文杰  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量:1150 小字号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章指出,要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形成正确工作导向。考核既是比拼实绩的“赛场”,也是发现识别干部的“考场”。构建精准科学的知事识人体系,需要发挥好考核激励作用,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引导广大干部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担当作为。

用人干事,重在导向。考核是一把标尺,考什么、怎么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什么、怎么干。围绕如何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精准设置考核指标,持续优化考核内容,通过实施干部实绩“清单化”考核、推进担当作为评价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分析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做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以正确考核导向引领正确干事方向。可以看到,坚持以事定绩、从绩看人,知事识人、依事择人,把“考人”和“考事”更好贯通融合起来,成为组织部门考核评价干部的工作导向,也可以持续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握履职重点、校准干事方向。

干部在“事”上的表现,犹如一面镜子,能够客观地反映干部的政治素质、担当精神、工作作风等情况。干部选任,考验组织识人的眼力,更考验干部对事业的忠诚,只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才能在能力上“过得硬”、事业上“行得稳”。坚持事业为上考干部,首先是考干部之德,以对党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将干部考核的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干部考核讲“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就是不仅看日常工作的业绩,也看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特别是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既看摸得着的“显绩”,更看周期长的“潜绩”,多从事前看过往实绩、事中察干事状态、事后听群众口碑,让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事业是最大的平台,使用是最大的激励。坚持知事识人、以事择人,关键还是在“用”。考核不是“一锤子买卖”,要让考核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坚持考用结合、真考真用,将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等相挂钩。特别是在等次评定等考核结果运用中,坚决不“打和牌”、不“搞平衡”,旗帜鲜明为真担当、实绩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开好“绿灯”,让其马不停蹄跑出加速度;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干部及时亮“黄灯”、敢于亮“红灯”,让其“检修加油”再出发。

说到底,如何实现人与事的有效对接,是考核的落点和目的所在。通过以事考人、考人促事,既能用事提升人、成就人,又能让人干实事、干成事,如此方能实现干部和事业的双重促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蔚然成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