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棠云评
莫让“小马拉大车”成为基层治理之困(常熟 俞紫薇)
作者:常熟市委组织部 俞紫薇  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4-12-24  点击量:1816 小字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强调“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社会工作部也专门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若干具体措施。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紧盯“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按照“轻车、壮马、畅路”工作路径,靶向施策提质增效,多方协同持续发力,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既要“为车减负”也要“为车引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减负不能简单理解为工作“减量”,而是要标本兼治,在实践中为基层明确方向、校准坐标、加强指导。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系统制定短期和长远的工作规划,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难点问题的工作效能。树牢“部门围着基层转”“村居围着群众转”理念,严格落实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完善书记岗位责任清单,提升基层干部的话语权,实现责任与权力的科学配置。杜绝盲目调研,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着课题带着问题走访基层,经常性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帮助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既要“为马松绑”也要“为马壮骨”。基层治理的关键,取决于从事基层治理工作的干部能力水平,要通过抓住关键队伍、提升关键能力、把准关键需求,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干事创业精气神。排摸建立基层治理主体库,抓好分级分类储备培育,推动村(社区)书记队伍专业化建设、网格队伍规范化建设、治理人才特色化建设,努力实现各尽其责、各展其能。围绕不同类别的治理骨干开发“小切口”课程,组织体系化培训辅导,不断育小马为良驹、促头雁带群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氛围,打破村(社区)干部的职业天花板,择优选拔优秀村(社区)书记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干部的良性流动和薪酬保障,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既要“赛马争先”也要“协同畅路”。想要骏马跑得快,除了晾晒比拼、赛马争先,更需要推动各方协同发力、共同助力,实现轻车熟路。要加强党政统筹的顶层设计,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的重点专项和难点问题,及时通过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协调推动,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持续督促机关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通过结对共建、组团下沉等方式,在解决基层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下功夫,切实帮助村(社区)破除发展瓶颈、打通难点堵点。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界限壁垒,加快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严防“一刀切”搞数字平台,在“小巧灵”的应用上鼓励基层创新探索,坚持长期主义,重视数据安全,推动小程序发挥大作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