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棠云评
组织部长言论:以精准引才积蓄“挑大梁”蓬勃动力(吴中 孙艳)
作者:吴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孙艳  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21  点击量:1419 小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扛起“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人才是核心要素。当前,吴中区正大力推进“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2024年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中“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占比超50%。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瞄准“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目标,大力探索“机器人+人工智能”精准引才,切实以高水平人才集聚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全省挑大梁贡献更多吴中力量。

精确定位,既要“建机制”又要“强链条”。深刻把握人才集聚规律,锚定“人才优先发展”到“人才引领驱动”的定位更新,不断完善精准引才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完善《吴中区“机器人+人工智能”精准引才工作方案》,建立“机器人+人工智能”精准引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高位推进,明确各地各部门责任要求和重点任务。精准锚定需求。精细划分“机器人+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突出具身智能、AI技术等产业前沿,动态更新“机器人+人工智能”全球人才图谱,持续提升人才招引和产业发展匹配度。畅通工作链条。完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统筹用好科技招商、成果孵化、人才服务等平台,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集聚模式。

精准招引,既要“重数量”又要“优质量”。整合高校引才、基金引才、载体引才、大赛引才等多元模式,加速构建精准引才矩阵。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每年定期举办“机器人+人工智能”产才融合创新发展大会,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优势学科举办“机器人+人工智能”全国大学生苏州(吴中)创新创业挑战赛,积极搭建人才对接平台,促成一批科技属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人才项目落地。瞄准青年人才用劲。开设“就在苏州 首选吴中”校园招聘路线,覆盖15座城市的39所高校,组团开展集约式校园引才。常态化开展“名校优生吴中行”活动,为来吴应聘高校毕业生提供住宿、交通等补贴。强化项目落地支持。探索设立“机器人+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推动人才资本深入对接。鼓励大院大所、平台性企业牵头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提高源头技术供给和人才培养能力。

精细服务,既要“引得进”又要“留得住”。坚持引才与留才并重,持续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完善服务体系。健全“1410”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针对重点人才重点企业打造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机制,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系统性和专业性。坚持数字赋能。优化完善“政策计算器”功能,开发“人才码”应用程序,以“一人一码”形式,推动公寓入住、补贴申领等各类人才服务“线上办”、“码上办”。打造安居环境。完善“居吴优”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人才公寓供给,近三年新增人才公寓突破1万套。与此同时,提升人才公寓服务内涵,探索打造青年人才社区,聚焦青年人才需求丰富社区配套、深化建设内涵、推动资源集聚,打造青年人才宜居宜业生态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