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常熟:锻造尖兵输送链 淬炼发展生力军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点击量:734 小字号
服务发展大局,干部是关键力量。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精准赋能苏州市“1030”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更多优秀干部、年轻干部向高质量发展主战场集聚,常熟市持续升级中层干部市级交流平台,以“设擂选优”的方式挖掘一批懂产业、通政策、精业务的“实战尖兵”,定向输送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改革攻坚第一线,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改革攻坚主战场精准设擂

平台搭建,首重精准匹配。如何确保干部供给与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常熟市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系统梳理全市重点单位及关键吃劲岗位的专业人才需求,深入分析近5年新招录干部学历背景与专业特长,形成干部专业能力结构图谱。在此基础上,精准聚焦发改、工信、开发园区等高质量发展主力部门,围绕产业招商、金融投资、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新能源、声学等特色产业领域核心环节,精心设置54个“实战擂台”,这些擂台不是简单的岗位空缺,而是指向明确、挑战性强的“一线战场”,旨在引导和激励干部在经济建设最前沿、产业升级主阵地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专业干部的内生动力。“看到常熟高新区‘科技与知识产权局高新科副科长’的岗位信息,我立刻报了名。”常熟团市委拥有生物技术专业背景的90后干部周远奇表示,“平台提供了将专业所长直接服务开发园区重点产业的宝贵机会,设擂选人的吸引力远超常规岗位调动。”

“荐”“点”并举选优配强

擂已设好,如何高效精准地将最合适的人才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常熟市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打破部门壁垒,畅通干部交流渠道。一方面,各单位立足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事业发展需要,充分征询个人意愿,集中推荐35名有潜力、有闯劲的优秀人选,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识才慧眼和荐才担当;另一方面,组织部门结合日常调研和综合研判,精准识别并“点将式”调派18名相关领域的专业骨干。通过“单位推荐+组织点调”双轨并行,实现干部资源与事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同频共振。常熟经开区组织人事局局长周青表示:“我们急需一名精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干部。通过组织部门‘点调’,市住建局业务骨干邵张丰同志迅速补充到位,解了燃眉之急,项目推进效率显著提升。”邵张丰同志也坦言,“跨部门交流虽然挑战大,但专业能力在解决实际复杂问题中得到了快速检验和进一步提升。”

精准“画像”激活动能

干部输送至一线只是起点,如何确保其在实战中持续迸发活力、健康成长?常熟市深谙赛场选马激活动能之道。为此,建立健全常态化跟踪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实地走访、专项考核、实绩分析等方式,多维度、近距离考察干部政治表现和履职成效,为干部精准“画像”。设定6个月人岗匹配考察期,这既是对干部的“压力测试”,也是组织精细管理的体现。考察期内,坚持实绩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对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库,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上予以优先考虑;对不适岗或担当作为不够的干部,果断进行优化调整,确保队伍始终充满活力。今年以来,已根据考察情况将27名表现突出干部纳入储备库重点跟踪培养,为4名干部优化了工作岗位以利其施展才干。常熟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昌生在考察期满后提拔至常福街道农村工作局副股职岗位,其坦言:“起初对基层复杂性预估不足,工作有些吃力。组织部门及时找我谈话,帮助分析短板,并调整到更契合我协调统筹能力的岗位,之后工作顺手多了,干劲也足,本次提拔到副股职岗位更是给我增添了很大信心。”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一项长期工程。常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余盛州表示,将持续优化升级干部交流平台,不断拓展覆盖领域、丰富岗位类型、完善培养路径,推动更多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到关键吃劲岗位“淬火”历练,使其在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企业服务升级、城市功能区优化建设等硬仗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为常熟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可堪重任的骨干队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