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棠云评
从三个比喻看德才关系
作者:朱婷  来源:交汇点  发布时间:2020-07-07  点击量:6592 小字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形成正确的德才观念,防止畸轻畸重,无论对于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还是对于组织部门考察评价干部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历来对德才关系的论述很多,我们不妨以三个比喻为切口,加深对德才关系的认识。

德为水之源,才为水之澜。水无源则枯,水无澜不美。品德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起点,才能决定了一个人由品德起点而出发的事业高度。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德”即政治品德,是考察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古人云:“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德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自古以来,凡是亡国败家的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的那些人。所以,甄选人才时,品德比才能更重要。“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王莽之于汉成帝、安禄山之于唐玄宗、秦桧之于宋高宗、魏忠贤之于明熹宗,皆此之谓也。

德为木之本,才为木之实。根在地下不常见,春华秋实有人夸。品德是内在的、不易察觉的,须通过具体行动来体现,以自身素质为基础的实际行动是创造宏图伟业的直接原因。有德无才是庸才。干部选拔如果只讲德,而没有才,就容易好心办坏事。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既要品德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既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思维,也要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选人用人时能够做到量才适用,合理选择和使用人才,综合考核一个干部的经历与能力、长处与短处、实力与潜力,尽可能实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德为圆之心,才为圆之径。圆心决定立场,半径决定面积,只有站稳立场,放大半径,才能画好“事业之圆”,否则,“事业之圆”就容易变形,人生就容易脱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但在管仲过世后,齐桓公不听劝诫,启用了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德行有亏的人,致使他们三人逐渐把持齐国大权,自此齐国开始走向衰弱。以史为鉴,德才兼备是选干部用人才的最佳标准,既重品德又不忽视才干是新时代干部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因此,选拔干部只有坚持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并重,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等“八大本领”,才能让广大干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昆山市委组织部 朱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