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芬:探索“融和工作法”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
作者:管理员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5  点击量:2875 小字号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一头连着企业的发展,一头连着职工的合理诉求,只有把这副担子挑平了,非公企业的党建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惠芬常用这句话来概括自己所从事的党建工作。

在二十多年的党务工作实践中,陈惠芬坚持“党建+服务”理念,探索出一套务实管用的“融和工作法”,把健全组织网络与提供优质服务相融和、加强政治引领与优化企业管理相融和、开展组织活动与塑造企业文化相融和、服务企业发展与服务职工成长相融和,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系列难题,形成党建工作、企业发展、员工利益三者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肩挑两端’,一端是员工的切身诉求,一端是企业的稳定与发展。”陈惠芬说,她不但给每一名职工发放留有党组织工作职责和联络方式的联系服务卡,设立职工意见箱,开设网上“党员职工之家”,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还建立了职工住院、工伤、分娩“三必访”制度,设立企业职工互助基金,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多渠道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她还创新推动建立了企业利润职工分享机制,实施职工福利待遇递增计划,在昆山台资企业中第一个推行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第一个实现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金保障”。正是因为有了台商和职工的信任支持,公司党支部成为昆山首家公开挂牌的非公企业党组织。

在陈惠芬的带领下,沪士电子党组织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提升,党员数量从最初的10多名发展到如今的200多名,从党支部到党总支,再到2007年公司正式成立党委,企业党建实现了从“有为”到“有位”的转变,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同时,陈惠芬还一直在为公司培养更多能干事、愿干事的党工干部和优秀人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烙着“融和工作法”的精神印记。“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面对公司转型发展,我本人也要转型,但更重要的是带出一批年轻有为的新人,培养一批新生的事业骨干,让党的力量深深扎根在基层,扎根在企业。”陈惠芬说。(记者 朱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