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苏州相城 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先导区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04  点击量:6402 小字号










本版撰文/李媛媛 瞿妍

      近日,“长三角一体化——助推沪苏同城化、共谋发展高质量”研讨会在苏州市相城区举办。会上,沪苏两地专家围绕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社会治理联动、公共服务共享等主题展开热烈交流。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地——苏州相城,是多项国家重大战略承载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周年之际,相城更是被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了“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的高点定位。

高点定位离不开长三角“黑马”的“谋”和“拼”。三年来,相城区坚持前瞻谋划、主动作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布局落子,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自身定位,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考量谋划,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先导区。在被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后,相城区更是把对接虹桥、融入上海作为重中之重,在“沪苏同城化”中不断贡献相城力量。

创新驱动、研发立区

高能级平台和项目扎堆落户

日前,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3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国创中心今年计划试点运行3个不同体量的创新综合体,其中1个就在苏州相城。

作为国创中心在全国打造的首批3个创新综合体之一,苏州相城之所以能够入选,与当前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密不可分。近年来,相城区坚持创新驱动、研发立区,树立“把研发作为产业、把技术作为商品,公司化运作、市场化机制”的创新理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等高端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也具备了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与深度融合的物理空间基础。

当前,相城已落户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国检科院长三角研究总院、中国计算机学会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曹操出行全国总部、中国电信“云堤”总部和车路协同总部、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等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项目,成功获批江苏省唯一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江苏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江苏省唯一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江苏省唯一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江苏省唯一区块链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浓厚的研发氛围,是吸引优质要素的关键。而优质资源要素的加速集聚,也为相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在有着“东方智谷”之称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内,已进驻了微纳自动化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近日,微纳自动化所衍生孵化的企业——“迈宝智能”获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该公司研发的可穿戴外骨骼,可以为人体关节运动提供智能化助力。除了迈宝智能,微纳自动化所还孵化培育了美科特医疗、微亚医疗等高科技企业,并启动了28项产品的研发,涉及精密仪器、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取得5项重大科技成果。

此外,京东全球研发中心、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也正在加快建设,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商飞苏州创新谷等项目也在加快落地中。未来,相城还将打造更多集聚创新要素的高端特色专业化产业载体,为研发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前瞻布局“6+4”产业

抢跑数字化发展新赛道

早在2018年8月,相城就在虹桥国际商务区核心区购置了两处楼宇,建设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布局“一园五中心”,成为沪苏双向联动的“前沿窗口”。

在将研发总部落户于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后,吉咖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利用上海大院大所的顶尖人才吸引力,一方面借力苏州相城的新经济产业基础,在相城与上海两地同步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化运营等工作。该公司部分员工每天都可乘坐23分钟的高铁往返于两地之间,高度发达的沪苏同城交通网络也为吉咖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这一年,相城布局了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等6大未来产业。2021年以来,相城又进一步发展了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形成“6+4”产业布局和“一区十业百园千企”的发展图景。

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相城的定位是——“要瞄准前沿,敢想敢干,努力实现‘后发先至’,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当前,相城已集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2625家,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相城与虹桥的产业合作空间进一步加大、黏性进一步增强。

在生物医药领域,相城正在加快建设复星医药全球CMC研发中心、上海亓来医药科技基地等项目,形成了两地创新合作发展的生动局面。产业的融合发展,使相城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和高端人才的青睐,一跃成为长三角创新创业的热土。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更是为相城融入上海提供了最大便利。在相城区智能驾驶车联网企业——轻舟智航担任品牌经理的龙灿,家住上海,在得知苏州相城落地了常态化运营的无人小巴项目后,他决定加入轻舟智航,来到相城工作。他说,相城拥有非常棒的区位和政策配套,等未来沪相两地进入高铁15分钟时代后,肯定会吸引更多长三角的高层次人才来相干事创业。

相城,作为长三角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地,近年来将智能车联网作为重点新经济产业进行规模布局、招商引资,不断推动重大活动落地。5月14日,第三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暨2021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驾驶产业峰会在相城开幕。会上,中国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互联互通应用测试活动启动,该应用测试活动旨在打破信息孤岛和资源分割,推进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跨区域、跨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长三角地区车路协同网络的大规模应用。

聚焦高质量发展

优质科创资源加速集聚

9月30日,苏州与能源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揭牌并落户相城区。10月17日,苏州市相城区南航—中亿丰智能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阶段工作总结会暨2021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在相城区黄埭镇举行。会上,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生产过程优化的数字孪生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近日,落户苏州相城的河海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也迎来重磅消息,获批承担国家级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任务……接连携手长三角大院大所,相城的创新浓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相城区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853家、民营科技企业20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3家,拥有瞪羚企业24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0家、新型研发机构33家,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近500个,高层次人才数量达2.3万人。截至目前,与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同济等226所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631个。

优质科创资源带来强大的研发实力,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势动能。日前,江苏省科技厅针对2021年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第一批)进行公示,其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立项6个项目,来自相城的“江苏省区块链+数字化转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获得立项。据了解,该平台项目以建成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数字化转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目标,项目的承担单位——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正是由相城区和同济大学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校地合作研究院。

在其他新经济产业赛道,相城也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以质取胜。9月26日,苏相合作区管委会与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更持续、更深度的方式在合作区建设垂直孵化平台——星空实验室,瞄准新材料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孵化一批新材料领域顶尖企业,专门支持核心技术强、经过培育能够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项目,通过基金等社会资本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打造空天材料产业集群。

从合作到融入

勇当沪苏同城化先行尖兵

2019年12月,相城被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列为支持与虹桥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地区;今年2月,相城又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列入北向拓展带。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多次提及的多个国家级方案中,“相城内容”高频闪现。相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支点、发展亮点”,不断被寄予厚望。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课题——《沪苏(州)同城化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就在相城开题。

除了产业融合,在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民生领域,相城也不断对标上海,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市民的同城化体验。相城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合作共建相城高新区实验小学(幼儿园),与上海山峰教育集团、上海美高教育集团、上海英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等合作引进香港沪江维多利亚、美国美高、英国诺德安达等国际学校资源,倾力打造苏州美高双语学校、苏州市相城区诺德安达学校,与上海信男教育集团合作共建信男日本国际学校等,携手华东理工大学打造“优质生源基地”,通过嫁接上海名校、机构开展合作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朋友圈”,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相城从特色专科、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方面,充分借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合作医院,筹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苏州)医院,“输血”的同时不忘“造血”,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门口,使相城的高端医疗配套日益完善,医疗服务水平逐年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相城区还不断推进与上海重点地区的对接,率先与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签订区域战略合作协议,与张江创新综合体等共创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示范园区,与临港协同推进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大虹桥”重点区域的合作交流。作为数字人民币先行试点地区,相城还与上海联动开展了“五五购物节”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此外,相城还与上海长宁区、嘉定区等长三角26个地区达成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合作,并加强与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对接,精心布置苏作馆相城馆,与上海交大合作共建“长三角江南文化中心”。相城区还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红色走廊”建设,探索建立沪苏两地干部双向挂职交流、联合培养培训等机制。

不久前的9月18日,苏州市相城区政府与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商旅新地标——苏州国际会议酒店(苏州锦江国际酒店)。双方合作的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位于苏州高铁新城,是集住宿、会议、餐饮、宴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酒店。在此基础上,相城提出打造虹桥—相城沪苏合作商务会展区,争取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协办地。

放眼未来,相城还在积极规划建设苏州北站国家级高铁枢纽、塘河动车所,打造虹桥—相城一体化空铁复合枢纽……苏州相城正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先导区,探索地方发展新实践。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34837号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苏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