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坚持党建引领,紧盯社会基层治理热议点、薄弱点、空白点,探索区域社会治理转型升级,形成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2345”工作法,即贯彻融入式党建理念,紧扣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两个重点,推动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社会治理网“三网融合”,构建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四大体系,打造标准化、专业化、项目化、数字化、法治化五重路径,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把党建融入发展、融入民生、融入区域、融入群众,在基层党组织全面推广“行动支部”工作法,围绕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扫黑除恶等急事要事,组建300多个“行动支部”,推动支部在一线组建,党员在一线行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开展“党员干部进万家”“四个融入大走访”活动,深化“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访群众等工作机制,协作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格局逐步显现。
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精准赋权、流程再造、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为重点的“一核四聚”基层治理模式。结合镇(街道)现代化治理需求,综合设置8—9个职能机构,下放31项行政审批类事项、569项行政处罚类事项权限,构建简约高效的镇(街道)管理体制,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提升社会参与度,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建成31个区域化党建工作站,全覆盖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常态开展机关、社区党组织结对,让机关党员下沉基层治理一线。从今年2月起,累计下派4万余人次支援基层开展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卡口执勤等工作。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形成党组织引领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发展,楼道长、联建共建单位、网格员、志愿者多方共建的“1+3+N”模式。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向新兴领域延伸,组建互联网行业党委、社会组织党委等,引导广大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商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主体多元、协商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本版图文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提供)

防汛救灾期间,吴江区各级党员志愿者奋战一线,筑起抗洪救灾安全大堤。

平望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

网格员在震泽镇临街商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指导商家签署消防安全责任书。

松陵街道苏河社区携手结对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者陪社区老人下象棋。

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青年岗位能手为本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